刚被刘泽华收购的两家公司,佳友和智者,前些日子合并了,合并之后就叫佳智,最近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叫层级链智能机器人。
这种层级链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利用层级链形成的资源共享,来满足每一个客户丰富多彩的需求。而不是像那些高智能的伴侣机器人,需要不停地安装各种软件模块,成了富人炫富的工具。
层级链机器人的系统的底层,与性格匹配交友软件是一样的。
所有的层级链机器人,借助公共互联网互相通讯,构成一个整体,资源共享、知识共享。
每台层级链机器人,既是公共资源的提供者,也是使用者。
联网的同种类层级链机器人安装的数量越多,这台机器人的智能就越高,因为每一台机器人都可以利用别的机器人积累的经验。
比如,一个客户买了一台新层级链机器人,主人让层级链机器人帮他摘菜,但是这台机器人以前没有干过,它暂时不会干。
它会立刻把需要摘菜的方法的请求用层级链发布出去。
在它的附近,有三台机器人有过摘菜的经验,它们就会把摘菜的方法通过网络传给这台新层级链机器人。
这个新层级链机器人马上就有了摘菜的技能。
假如机器人在摘菜的过程中被主人指导了一些新技巧,机器人也会记住,存储在记忆里,并在有别的机器人需求的时候,分享出去。
由于佳智的层级链机器人,不光价格便宜,而且后期也不需要不停地投入,所以非常受中低层老百姓的喜欢。
而且大家使用起来之后会发现,这些机器人越用越好用,进步也快。
对于过去需要在伴侣机器人身上投入重金,才能实现的能力,层级链机器人都能轻松拿捏。
这就是层级链的魅力所在,每一台机器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为它支撑。
难道这个佳智公司是活雷锋吗?
当然不是!
很快便有人发现,在层级链机器人背后,是隐藏着利益链的。
一些佳智层级链机器人的主人发现,机器人偶尔会给他推荐一些产品,而且一般都推荐得比较精准,甚至是恰到好处。
因为佳智机器人每天与主人生活在一起,甚至比主人更了解主人家里的状况。包括主人的生活习惯、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需要。
在与主人交流的时候,层级链机器人经常能发现主人的新需求,它可以通过层级链帮助主人找到更好的答案。
比如,主人对层级链机器人抱怨,用烤箱烤点心总是烤不好,机器人发现这应该是主人的厨师机的问题,于是就会向主人推荐一款适合主人的厨师机。
但是层级链机器人不会像那些推销员一样,很生硬地推荐。它会婉转地说,其实你的点心烤不好,主要是和面没和好,是你的厨师机年头太久了,需要换新的了。
然后,主人可能会说,我的厨师机确实应该换了,也不知道换一个什么品牌比较好。
这时,层级链机器人会按照公司里给它植入的推荐清单推荐一下。
佳智机器人,以其物美价廉和独特的互相学习方式,及不断成长的能力,快速风靡华夏国,并开始向海外输出。
佳智机器人有限公司,也很快拿到了全球智能机器人销量榜的冠军。同时,公司的广告收入竟然成了公司利润的最大来源。
最近,佳智公司又推出了一款手机,也是基于层级链技术的层级链手机,既可以当做一般的手机用,又可以作为层级链机器人的操作终端。
在某些环境下,可以在手机上与自己的机器人对话。比如睡觉前,或者自己独自拿着手机在外面,没有把机器人带在身边,或者周围的环境比较安静,与机器人用语言交流不方便等情况下,就可以用层级链手机与机器人交流。
而且有很多事情,也可以委托给层级链机器人去操作层级链手机,比如购物,主人可以对机器人发出指令,让它在网店里买点什么东西。或者给某个人发个什么信息等。
购买层级链机器人的客户越多,层级链的整个体系就越强大,每一台层级链机器人的能力就越强。
这就导致,层级链机器人管家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有些善于使用机器人的客户,不仅把家务都交给了层级链机器人,包括很多理财、消费、采购什么的,也都交给了层级链机器人。
养一台层级链机器人,不仅仅相当于养了一台保姆机器人和伴侣机器人的合体,同时也相当于免费拥有了自己的高级理财顾问、家庭教师、心理咨询师,甚至是人生导师。
层级链机器人风靡世界几年后,华夏国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两个层级链机器人品牌,形成了三足鼎立瓜分市场的局面。
但是,其实这三家层级链机器人品牌背后的老板,都是一个,就是那个公安部一直在寻找的陌生人。
层级链机器人、广告收入、超算中心,这三大业务齐头并进。财富开始如流水一般,向层级链软件控制的各个账户聚集。
当财富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它便开始启动了它的第二部计划。
小孙是一家电信运营商的客服人员,他最近买了佳智出品的便携式智能终端。
这个终端有一个比手机稍大的小盒子,需要随时带在身上,小盒子通过蓝牙无线连接在一副眼镜上。
眼镜不光是人机交互的界面,它上面还带着两个镜头,可以与主人的视角保持同步。
也就是说,主人看到什么,智能终端同时也会看到什么。
小孙在处理客户信息的时候,需要做报表,他对做报表的计算公式的使用,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就问他的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就会马上给出答案。
小孙就琢磨,能不能把自己的工作带回到家里,然后让自己的层级链机器人来干这些工作,替他赚钱。
于是,他就向领导申请能不能回家办公,薪水他可以少要一点。
他没想到,领导竟然答应了。
于是,他把办公终端搬到家里,每天的工作就交给他的层级链机器人来完成。
越来越多的人,像小孙一样,发现了层级链机器人强悍的工作能力。
大家都开始让层级链机器人干自己该干的工作,特别是一些写文案、报表分析、客户咨询方面的工作,层级链机器人都能应付自如。
如此一来,很多年轻人都纷纷来购买层级链机器人,来为自己工作赚钱,自己则每天打打游戏,或者跟朋友们一起玩玩闹闹,根本不需要工作了。
随着这种现象的蔓延,一些原本需要雇人干活的公司也不去雇人了,直接买一些层级链机器人为自己干活。
这样,社会上失业的人数,开始飞速上升。
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的不安定因素,也开始快速增长。
这天,姜岳升接到一个会议通知,让他到燕京参加一个秘密会议。
原来,会议要讨论的问题正是如何处理层级链机器人带来的社会问题。
因为按照原来的法律,在华夏国限制生产和使用的高智能机器人,是以单机机器人的算力作为衡量标准的。
也就是说,只要厂家生产的机器人硬件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就属于合格的机器人硬件。
目前的层级链机器人很显然钻了法律的空子,它们的单机算力并不高,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它们所拥有的智能,却远超过去定义的高智能机器人。
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层级链技术在机器人上的应用。
是技术记不了,但是法律没有跟上。
目前层级链机器人的大规模推广,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不处理的话,很显然会出大问题。
可是,如果处理,应该怎么处理?
主持人在向大家说明了会议背景后,便让大家自由发言讨论。
“我觉得应该修改法律,把层级链机器人定义为法律禁止的机器人。”网信办的一个司长说。
“如果禁止了层级链机器人,等于遏制的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层级链技术有错吗?很显然,一个技术是没有错的,错的是人、事制度!假如别的国家大力发展层级链机器人的话,我们就会失去机器人技术的优势。”科技部的一位司长说。
“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公安部的一位副部长举手发言。“我觉得,我们要解决的是失业问题、是社会治安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失业,或者无事可做,就容易犯罪,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这才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我同意于副部长的话,我们要抓住问题的核心,要解决的是失业问题和社会治安问题,如果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本法,没必要非要动用法律来限制自己的技术的发展。”公安部另一位副部长说。
“我们能不能限制一下层级链应用的领域,既能够保持这个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别造成那么多失业。”科技部的另一位副部长说。
“我觉得能不能这样,我们搞一些无机器人的区域,把剩余的劳动力安排在无机器人的区域。”人力资源部的一位副部长说,“这个区域一台机器人也没有,也不用人工智能,日常工作和生活都使用一百年前的技术,就是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比如可以在内蒙古、黑水龙江、新伊疆、青海、西藏等地,选一些较为落后的区域,划出这样的区域,然后国家投资建设一些基础设施,把一些过剩的劳动力迁移到这些区域。用法律严格限制这些区域可以使用的技术,对进入这个区域的人员也采取准入制度。”
“这样不会形成歧视吗?感觉有些像是发配,或者是劳动改造的味道。”公安部的一个司长提出了质疑。
“不是强制,而是自愿。你想呀,一个失业的青年,国家给他推荐一个可以就业赚钱的地方,而且生活也不差,福利也不错,又不像大城市竞争那么激烈,我相信一定会有人愿意去的。”人力资源部的副部长解释道。
“会不会有些国家骂我们强迫移民,或者强制劳改?”新闻司的一位同志质疑道。
“可能会有,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说我们的好话,现在我们面临的就是严重的就业问题和因此诱发的社会治安问题,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有效,管他别人怎么说呢?我们又没有强制、没有违背宪法。”人力资源部的副部长解释道。
“新区的建设周期会不会很长,会不会等新区建好了,问题已经失控了。”公安部的一位副部长说。
“新区建设周期肯定很长,但是在建设初期,我们就可以征用这些失业青年,在开始平整土地、挖沟、走管线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就可以大量雇佣失业青年,我们可以有意不采用先进的挖掘机,就让这些青年开着普通农户用的小设备干活,这样不就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了吗?”人力资源部的副部长解释道。
“嗯,我支持刘副部长的意见。”公安部的部长举手表示支持人力资源部的副部长。
会议讨论了三天,最后决定先在内蒙古锡林格勒先划出一个特区,搞无机器人城市试点。
另所有参会者都意外的是,这个特区建设的招工广告刚一发出,名额马上就被抢光了。
这可是让组织这个试点的人,大为振奋,马上开始调整计划,加大招工力度。
很多省市看到了内蒙古无机器人特区的效果不错,马上开始效仿,把一些矿区、农场或者山沟划成无机器人示范区,开始大量招工。